研究进展
  • 祝贵兵研究组在泥炭湿地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泥炭地储存了全球土壤10-30%的总有机氮和总有机碳,对全球温室气体N2O、CH4和CO2的释放影响重大。自人类世(Anthropocene)以来,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以地球平均升温速率两倍的速度(每10年0.6°C)升温。升温引起氮矿化速度加快,导致冻土区泥炭地大量非活性氮变为生物可利...
    2023-03-13
  • 祝贵兵课题组在完全氨氧化过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氮(Nitrogen)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生物体生长的必需养分。在微生物的驱动下,氮的分布和转化会限制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随着氮循环新型功能微生物的发现,我们对氮循环过程和基本代谢机制的理解也在稳步提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
    2023-01-12
  • 祝贵兵课题组在硝酸盐还原为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氨,不仅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能源载体,而且是用于制造农业化肥的重要化学品。一百年来,传统的合成氨工业主要依靠哈伯工艺(N2+H2→NH3),然而该方法需要高温(>500 ℃)高压(>200 atm),导致年均4.2亿吨的CO2净排放当量(约占全球能源的2%)。另一方面,含氮肥料的过...
    2023-01-12
  • 实验室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监测、预警与控制研究及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供水管网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我国供水企业在管网运行管理上主要依靠经验和大量的人力投入,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的技术支撑。随着供水管网规模的快速拓展,如何保障供水管网安全运行、降低管网漏损及预防“爆管”,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重...
    2016-12-23
  • 实验室紫外消毒系统有效辐射剂量测试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紫外光(UV)具有广谱消毒、效率高、无消毒副产物等优点,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市政污水、再生水和船舶压舱水等的消毒中。紫外消毒系统的整体消毒效果高度依赖于UV的实际(有效)辐射剂量。准确获得紫外消毒系统中UV的强度分布,对于计算消毒剂量、保证消毒效果具...
    2016-12-20
  • “智能化超级自动水站”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实验室马梅研究组牵头的技术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项目、863课题和水专项支持下,历时6年研发“基于生物毒性预警触发的智能化超级自动水站”关键技术,建立以生物毒性监测为触发层,集成各类理化参数,通过耦合基于生物毒性的污染物风险预警模型数据库和智能化解析判断软件对多参数...
    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