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 刘超研究组在消毒过程中轮胎源污染物细胞毒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刘超研究组在消毒过程中轮胎源污染物的转化机制与细胞毒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Unveiling the mammalian cell cytotoxicity of tyre-impacted water in disinfec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Water (DOI:10.1038/s44221-025-00469-w)。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水(雨...
    2025-08-01
  • 俞文正研究组NC:利用纳米网捕效应的铁混凝法有效去除纳米塑料
    俞文正研究组在混凝水处理工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Nanonet trapping for effective removal of nanoplastics by iron coagulation”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塑料制品因其独特的属性在全球广泛使用。其降解产生的纳米塑料(NPs...
    2025-07-21
  • 栾富波课题组在地下水中砷铀同步去除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栾富波课题组在地下水中砷铀同步去除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了TiO2–U(VI)–As(V)三元表面络合新机制,成功实现了地下水中砷和铀的高效同步去除。相关研究成果“Ternary surface complexation promotes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rsenic and uranium by ...
    2025-03-28
  • EcoImprove: 污水处理厂排放新污染物的水生态效应
            曲久辉院士团队微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组近日在Mol. Syst. Biol.发表了关于污水厂排放的磺胺类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毒性兴奋效应进化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浓度磺胺类抗生素能导致微生物核心代谢基因的表观遗传甲基化修饰与基因突变,使得微生物的代谢策略发生转变,从而增...
    2025-01-17
  • 环境水质学室刘刚研究员、董慧峪研究员两篇论文分获ES&T 2023年度最佳论文奖
        近日,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公布了ES&T2023年度30篇“最佳论文”名单。ES&T期刊2023年度最佳论文是该期刊经ES&T编委评选委员会从2023年出版的约1600篇论文中严格遴选后评出。获奖论文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政策...
    2024-12-19
  • 祝贵兵课题组提出水稻增产同步化肥减量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祝贵兵课题组以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硝酸盐为起点,突破中性条件下固液界面亲和力弱的瓶颈,开发了可持续的环境硝酸盐选择性还原为铵技术,实现了水稻增产、化肥减量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减缓的三重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以直接投稿的方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