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组
序号 课题组名称 组长 研究方向
1 微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组 柏耀辉
1.环境污染物毒理作用机制及健康效应;2.污染物生物传感系统研发及应用。
2 水质净化研究组 胡承志
面向水质安全保障与水生态保护的实际需求与研究前沿,长期开展环境水质与水生态学基础理论、先进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饮用水安全保障; 2.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3.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涵盖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低维护-短流程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废水电化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等。
3 水深度处理与输配研究组 待定
1.新污染物控制;2.绿色安全消毒;3.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与优化运行。
4 复合水处理过程研究组 刘 超
1.面向非传统水源发展生化物化途径耦合的净水过程;2.基于健康效应的饮水安全保障原理与技术。
5 绿色水过程研究组 刘 刚
1.基于自然的水质循环净化;2.水环境生物安全;3.水系统数字智慧。
6 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组 栾富波
1.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与驱动机制;2.污染物控制原理与技术。
7 水生态毒理研究组 马 梅
1.水体污染物毒性;2.毒性作用机制及风险评价。
8 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组 单保庆
1.N、P等营养物质在流域水系统中多界面迁移转化机理研究;2.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9 输配过程水质研究组 石宝友
1.水质转化的界面过程机制;2.饮用水安全输配原理与技术。
10 新污染物智能感知与控制研究组 孙猛
1.新污染物原位识别与检测方法;2.电化学污染物控制材料与技术;3.新污染物智能感知、控制集成工艺与器件。
11 膜分离过程研究组 王 军
1. 功能膜制备及膜分离过程;2. 高盐复杂水质条件下特征组分的选择性分离机制;3. 膜法水处理过程传质机理、微纳膜界面结构与污染物精准分离/降解协同构效关系。
12 水质健康与水质提升研究组 俞文正
1.水质提升(混凝和膜滤);2.水质与慢性疾病。
13 流域物质循环与调控课题组 张 洪
1.流域物质输移与水质、水生态响应;2.沉积物污染物活化机制、界面过程与调控;3.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修复规划和实践。
14 氧化还原水处理过程研究组 赵 旭
1.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电化学、芬顿氧化、光催化等);2.污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转化过程;3.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与深度处理技术;4.重金属废水与废液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5 水环境微生物过程研究组 祝贵兵
1.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环境微生物学;3.湿地水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