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实验室简介
依托环境水质学技术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以下简称:水质分析实验室)于2010年11月30日批准成立(科生环人字(2010)3号),2011年8月26日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简称:CMA),2022年2月17日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授予的实验室认可资格(简称:CNAS)及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CA)的能力承认,是专门从事水质分析的检测机构,可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截至目前,水质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已经扩展到近400项,涵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全指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部分指标以及国际水质标准/指南中的水质指标,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颁布的《2018 Edition of the Drinking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 Advisories》(EPA 822-F-18-001)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等(详见表1)。秉承“管理科学;方法规范;数据准确;服务热情”质量方针,水质分析实验室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努力成为一流的水质检测分析机构,为社会大众提供公正、可信、权威的检测结果,提供优质的水质分析服务与专业建议。
水质分析实验室积极发挥中国科学院实验室的技术前沿作用,在提升行业影响力方面取得丰硕成绩:首都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中国驻外使领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工作中发挥积极的科技支撑作用;多次应邀请参与“红虫”、“黑渣”、“诺如”等非标范围的突发应急任务,快速响应并提交分析报告,帮助供水企业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协助主管部门强化管理措施、提高应对突发情形的能力,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真实的水质信息;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在国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科技合作,同时多方位与国内水质分析设备公司联合研发,推进水质检测领域的设备国产化,进而提升国产设备的技术认可度,为国产设备走出国门奠定基础。
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水质分析实验室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通过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能力验证活动,提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国内外检验检测、标准等领域的话语权,推动水质相关标准物质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
表1 获得检测资质的水质标准清单
序号 |
水质标准 |
1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
2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3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4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
5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612—2019 |
6 |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 |
7 |
《2018 Edition of the Drinking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 Advisories》EPA 822-F-18-001 |
8 |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2022) |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海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5号楼101室
电话:010-62849166
邮箱:szfxsys@126.co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