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介绍
饮用水安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环境水质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凭借科技创新力量,针对从水源保护、水质检测至净化处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技术突破。他们的工作紧贴民生需求,旨在消除公众对于饮用水质量的忧虑,用科技手段确保每一滴流入千家万户的水都达到安全标准。既富含科学知识普及,又充满人文关怀,清晰梳理了科研进步如何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应用,有力提升了我国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环境水质学重点实验室重视科普工作,通过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科普活动,例如通过专家的科普视频,使公众了解水质保护的最新进展和科学知识。通过科研人员的科普讲座,使公众深入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通过编写丰富多彩的科普书籍或手册,为公众提供实用的水质保护技巧和知识。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工作内容,揭示水质与环境健康之间的重要关系。让科研人员和公众一起走进环境水质学的世界,共同关注水质安全,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例如,在科普实践中,环境水质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与研究成果,形成面向全国的科普宣传系列科研讲座视频。
同时为“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提供水质学研究典型案例
2020-2024年期间,实验室还组织开展科普走进北京中小学活动,科研人员依托北京市翱翔论坛、实培计划等大中小学生科研计划,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科普讲座,传播水质科学,参与大中小学生近千人次。并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水质分析实验,了解身边水体的水质污染与饮用水安全保障科学知识,积极践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理念。
附件下载: